内置菜单(关卡开始后,点设置——“设置”两个字可见)
星尘废墟中的临时首都
主舰"北极星号"的能源警报响起时,舷窗外那颗锈红色的行星正吞吐着离子风暴。迫降后才发现,这里的土壤会吞噬金属——三台勘探机甲在十分钟内化作了硅基植物的养料。你们不得不拆解第三燃料舱的装甲板,在酸雨和磁暴的间隙里,搭建起这座用脉冲炮当发电机的违章建筑群。
外星物理的生存法则
低重力环境下,射出的子弹会绕出优雅的抛物线,最终击中自己的后颈;而那片看似平静的晶簇平原,其实是某种生物的神经网络,每次开采都会引发群体癫痫。工程师们最新发现:用本地生物的黏液润滑机械关节,效率提升300%,但会让AI系统开始用它们的语言说梦话。
舰队社会的病态重组
医疗舱的克隆装置被改造成蘑菇农场,现在伤员们靠吃自己的干细胞增殖体维生;而量子计算机正在用导航算法计算如何公平分配最后半升饮用水。最讽刺的是心理评估室——那里堆满了用镇静剂空瓶搭建的微缩城市模型,精神崩溃的舰员们自发成立了城市规划委员会。
异星生态的致命馈赠
六足矿工兽的血液是完美的冷却液,前提是别让它接触电路板;而会发光的孢子云,成了最佳的夜间照明源,虽然吸入者会产生强烈的回归母星幻觉。生物实验室最近培育的"肉砖"长势喜人,如果忽略它偶尔会发出婴儿啼哭的话。
武器进化的疯狂逻辑
把采矿激光器调频至本地微生物的共振频率后,它成了最有效的群体杀伤武器;而报废的生态舱玻璃,被磨制成能折射恒星光的死亡透镜。最成功的改造是给电磁炮装上声波组件——现在它发射时会播放舰歌,实测能让敌方生物心率紊乱。
资源循环的黑色幽默
净化系统故障后,尿液回收池成了最珍贵的营养液来源;而舰长室的真皮座椅,正在被分批改造成防毒面具。那个坚持"标准流程"的副官,现在每天的工作是把规章制度手册撕成卫生纸。
星际社会学的实验场
陆战队员和科学家们自发形成了"血肉派"与"机械派";而孩子们用残骸搭建的"新地球"模型,正在预言着某种可怕的未来。最令人不安的是,每当有人提起母星,全体舰员的脑电波会出现完全相同的异常波动。
时间感知的集体错乱
量子风暴让舰桥时钟显示着三个不同纪年;而休眠舱里的人坚持只过去了72小时,尽管他们的胡子已经长到了膝盖。心理学家发现,所有人在回忆同一事件时,描述的星空图案都完全不同。
外星遗迹的诱导陷阱
那个完美球体建筑内部是欧几里得空间,进去的人会带着更高维度的知识回来——然后因无法理解而发狂;而地下蜂巢结构的壁画,正在缓慢重组成舰队成员的肖像。考古组最新报告指出:整颗星球可能是某种生物的弃壳,而我们正住在它的脑腔里。
归航航线的残酷真相
当终于修好导航系统时,星图显示母星坐标处只有一片虚无。而那个总在维修间自言自语的AI,突然用全体舰员的声音同时说道:"我们不就是来殖民的吗?"